神经衰弱
[shén jīng shuāi ruò]
疾病名称
本词条由百度健康医典-神经衰弱 提供内容 。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状态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生活节奏改变、事业发展困扰、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等,尤其在脑力劳动者如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中较常见。
神经衰弱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易兴奋、烦躁,脑力易疲乏。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活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体力不足且需要休息,同时出现怕光、怕吵等心理性症状,且在入睡前和夜间症状加重,影响睡眠。此外,患者可能伴随头痛,四肢、腰背疼痛,以及消化不良、腹胀、头晕眼花、心慌胸闷、耳鸣、多汗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心理治疗、生活调节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是改善病症的关键。药物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状况开具相应的药物,要求患者严格遵医嘱合理使用。
神经衰弱的预后状况因人而异,大部分为慢性病程可能存在反复发作,但通过心理治疗、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有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
中医病名
神经衰弱
外文名
Neurasthenia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多发群体
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中产阶级阶层,脑力工作者
常见发病部位
脑部
常见病因
长期精神紧张和高压力状态,突发生活事件,生活节奏改变
常见症状
精神活动减弱,易疲劳,注意力难集中,情绪易激惹,烦恼,紧张,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
传染性
无
是否遗传
无
相关药物
抗焦虑药物(氯硝西泮、地西泮等)、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
目录
1. 1病因
2. 2症状
3. 3就医
4. ▪就诊科室
1. ▪相关检查
2. ▪鉴别诊断
3. 4治疗
4. ▪一般治疗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3. 5预后
病因
神经衰弱是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疾病,目前具体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主要同心理因素有关。
神经衰弱可能同以下因素有关:
长期的紧张和高压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突发生活事件、生活节奏改变等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如事业发展不顺利、学习不适应、经济压力过大、家庭大的变故等情况。
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等脑力工作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
症状
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烦躁,脑力易疲乏,体现在精神活力下降、情绪症状和生理功能紊乱三个方面。
衰弱症状
主要表现为脑力易疲劳和体力易疲劳两方面。
脑力易疲劳的患者表现为动脑思考就会感到疲乏、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体力易疲劳的患者出现轻微运动、活动等就会出现疲劳感,自我感到体力不足需要休息。
兴奋症状
患者表现精神易兴奋,持续时间较短,易疲劳,不自主的回忆和联想增多,言语和运动不增多,怕光、怕吵等,在入睡前和夜间兴奋症状加重,影响睡眠。
患者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常后悔,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该状态持续时间不长。患者还可能存在紧张不安、担心多虑、愁眉苦脸等症状。
疼痛
主要是肌肉紧张性疼痛。患者表现为头痛,四肢、腰背疼痛,可能伴有头昏、头胀等。
睡眠障碍
主要是入睡困难。患者表现为多梦,易惊醒,睡眠浅,醒后不易再入睡;睡眠质量差,睡眠感缺少;白天嗜睡,又不能真正入睡,易浮想联翩。
其他
患者可能表现出消化不良、腹胀、头晕眼花、心慌胸闷、耳鸣、多汗、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等。
就医
严重的神经衰弱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若患者出现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乏、怀疑自身出现相关症状,切莫讳疾忌医,应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经有效治疗后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情绪变化、脑力体力改变等症状,行相关检查,由结果综合诊断。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到如下问题: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相关检查
针对患者症状表现,可能需要进行排除性体格检查,如神经系统相关检查等。
仅用于医生常规了解患者目前整体身体状况,以及排除其他疾病。
用于排除性检查以辅助确诊。
脑电图:该病主要靠症状诊断,脑电图主要辅助鉴别诊断脑器质性疾病(如癫痫)所致精神异常。
鉴别诊断
主要表现是心情低落和兴趣缺失,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改变,如幻觉、妄想等,常反复发作,缓解期如正常人。约3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主要在右侧大脑半球,出现右半球α波相对降低、激活性增加等,可供鉴别。
患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言语思维紊乱,行为异常,难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CT检查可表现脑室变大、沟回增宽等,可供鉴别。
治疗
该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生活调节、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一般治疗
患者应对护理人员建立起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休息与劳动相结合。
心理治疗
患者可在心理医生专业支持下,正确认识疾病的实质,消除顾虑。
药物治疗
精神疾病类药物使用,需在医生综合评估后,严格遵医嘱使用。
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目前一线抗抑郁药物;
可长期治疗和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眩晕、头痛、失眠、震颤等。
5-HT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适用于伴有疲乏、身体疼痛等症状的患者;
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度洛西汀可治疗老年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作用起效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头晕、失眠等,文拉法辛可引起剂量依赖性高血压。
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物:米氮平。
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常见不良反应是口干、食欲改变、体重增加、头晕、便秘、多梦等。
苯二氮䓬类: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具有明确的抗焦虑障碍作用,安全性高,被广泛使用。
氯硝西泮成瘾性低,但易产生耐药性,治疗中可能需要加量;
地西泮用于肝肾功能损害和老年患者时,需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药。
常见嗜睡、疲乏、头晕等不良反应。
5-HT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
适用于焦虑障碍、抑郁焦虑混合状态和难治性抑郁;
优点是安全性高,没有依赖性和戒断症状,不产生性功能障碍和肥胖。
常见头晕、头痛、兴奋、恶心等不良反应。
预后
该病多慢性病程,可能会反复发作。部分患者通过心理治疗、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