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
目
罂粟目
科
十字花科
属
葶苈属、独行菜属、播娘蒿属
种
葶苈、琴叶葶苈、播娘蒿
毒 性
小毒(《药性论》)
植物葶苈、琴叶葶苈、播娘蒿的种子。
味辛、苦,性寒。
入肺、膀胱、大肠经。
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亦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 1、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2、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阻喘咳宜蜜炙用。 采集加工
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果实呈黄绿色时及时收割,以免过熟种子脱落。晒干,除去茎、叶杂质,放入麻袋或其他包装物,贮放干燥处,防潮、粘结和发霉。
炮制方法
1、葶苈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因遇水发粘,不宜用水淘洗)。 2、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草微鼓起,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炒后药性缓和。
3、蜜葶苈,取净葶苈子,用炼蜜拌炒至蜜汁吸尽,或加炼蜜及少量水拌匀,炒至不黏手为度。 贮藏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性状
1、北葶苈子(葶苈种子),种子扁卵形,长1~1.5㎜,宽0.5~1㎜。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并可见2条纵列的浅槽,其中一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下处,但不明显。无臭,味微苦辛。粘性较强。 2、南葶苈子(播娘蒿种子),长0.8~1.2㎜,宽约0.5㎜;表面黄棕色,一端钝圆,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中央凹入,种脐位于凹下处,种子表面具有细密的网纹及2条纵列的浅槽。气微,味微辛,略带粘性。 饮片性状
1、炒葶苈子形如葶苈子微鼓起,偶有爆裂痕,表面色泽加深,有油香气,不带粘性。 2、蜜葶苈子形如葶苈子,微粘手、味微甜。
葶苈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45厘米,单一或分枝,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顶端稍钝,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生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渐圆,边缘有细齿,无柄,上面被单毛和叉状毛,下面以星状毛为多。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花后显著伸长,疏松,小花梗细,长5~10毫米;萼片椭圆形,背面略有毛;花瓣黄色,花期后成白色,倒楔形,长约2毫米,顶端凹;雄蕊长1.8~2毫米;花药短心形;雌蕊椭圆形,密生短单毛,花柱几乎不发育,柱头小。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毫米,宽1.1~2.5毫米,被短单毛;果梗长8~25毫米,与果序轴成直角开展,或近于直角向上开展。种子椭圆形,褐色,种皮有小疣。花期3~4月上旬,果期5~6月。 琴叶葶苈
别名北美独行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具柱状腺毛。基生叶倒披针形,长1~5厘米,羽状分裂或大头羽裂,裂片大小不等,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短伏毛;叶柄长1~1.5厘米;茎生叶有短柄,倒披针形或线形,长1.5~5厘米,宽2~10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边缘有尖锯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萼片椭圆形,长约1毫米;花瓣白色,倒卵形,和萼片等长或稍长;雄蕊2或4。短角果近圆形,长2~3毫米,宽1~2毫米,扁平,有窄翅,顶端微缺,花柱极短;果梗长2~3毫米。种子卵形,长约1毫米,光滑,红棕色,边缘有窄翅;子叶缘倚胚根。花期4~5月,果期6~7月。 播娘蒿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毛或无毛,毛为叉状毛,以下部茎生叶为多,向上渐少。茎直立,分枝多,常于下部成淡紫色。叶为3回羽状深裂,长2~12(~15)
厘米,末端裂片条形或长圆形,裂片长
(2~)3~5(~10)毫米,宽0.8~1.5(~2)毫米,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萼片直立,早落,长圆条形,背面有分叉细柔毛;花瓣黄色,长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或稍短于萼片,具爪;雄蕊6枚,比花瓣长三分之一。长角果圆筒状,长2.5~3厘米,宽约1毫米,无毛,稍内曲,与果梗不成1条直线,果瓣中脉明显;果梗长1~2厘米。种子每室1行,种子形小,多数,长圆形,长约1毫米,稍扁,淡红褐色,表面有细网纹。花期4~5月。 1、葶苈,生于田边路旁,山坡草地及河谷湿地。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 2、琴叶葶苈,生于田边或荒地,为田间杂草。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广西,欧洲也有。
3、播娘蒿,生于山坡、田野及农田。华南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及北美洲也均有。 1、强心作用。
2、调节血脂作用。
1、《本草衍义》:“葶苈用子,子之味有甜、苦二等,其形则一也。《经》既言味辛苦,即甜者不复更入药也。大概治体皆以行水走泄为用,故曰久服令人虚。盖取苦泄之义,其理甚明。《药性论》所说尽矣,但不当言味酸。” 2、《汤液本草》:“(葶苈)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则下泄,甜则少缓,量病虚实用之,不可不审。本草虽云治同,甜、苦之味安得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