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双酯,化学名为4,4'-二甲氧基-5,6,5',6'-双亚甲二氧联苯-2,2'-二甲酸二甲酯,分子式为C20H18O10,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常用药物。以往认为它具有保护肝细胞,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其降酶作用,效果明显,且毒性低,副作用小。
适应症
本品对肝炎主要症状如肝区痛,乏力,腹胀等的改善有一定疗效,但对肝脾肿大的改变无效。适用于迁延性肝炎及长期单项谷丙转氨酶异常者。
肝硬肝硬化患者。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醇或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
取本品,提前在150℃放入,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C),熔点为180~183℃。
联苯双脂的用量:药研所的产品为每粒含1.5mg的滴丸,每日3次,每次5丸,必要时可增至6~10丸,连用3个月,S-GPT下降至正常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5丸,再用3个月。上海产品系片剂,每片含25mg,每日3次,每次1~2片,6个月为一疗程。
可出现口干、轻度恶心、皮疹等。停药后转氨酶反跳。有些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了黄疸的现象,而且病情还会加重,这时需要停药并且及时到肝病医院就诊,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发生。
肌肌苷与联苯双酯合用,可减少联苯双酯的降酶反跳现象。
联苯双联苯双酯为我国研制的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是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具有保护肝脏、对抗肝损害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作用。联苯双酯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保护肝细胞从而改善肝功能。药理实验证明,联苯双酯对多种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所引起的,以及由于皮质激素诱导肝脏蛋白所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具有降酶速度快、幅度大的特点。联苯双酯减低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原理系阻抑了四氯化碳的毒性代谢物导致的肝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联苯双酯能抑制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抑制四氯化碳与肝微粒体、脂质的共价结合,并能抑制四氯化碳代谢转化为一氧化化碳以及四氯化碳代谢过程中对还原型辅酶Ⅱ及氧的消耗。此外,联苯双酯对肝脏解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终末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有明显诱导作用,可加强肝脏对毒物(如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3]
联苯双酯口服后吸收率很低,仅20%~30%被人体吸收利用,滴丸剂的生物利用度为片剂的1.25~2.37倍。被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入肝脏,在肝脏的首过作用下,迅速被代谢转化,服药后24h内70%左右的药物自粪便中排出,血液中测不出原形药物。至于在体内起作用系其代谢产物或原形药物,尚待进一步研究[3]
本品不做首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