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耳,中医病名。是指由外邪侵袭,邪毒炽盛,停聚耳窍或脏腑虚损,正气亏虚,邪滞耳窍,无力托毒所致的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提供内容 。
脓耳,中医病名。是指由外邪侵袭,邪毒炽盛,停聚耳窍或脏腑虚损,正气亏虚,邪滞耳窍,无力托毒所致的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严重者可引起脓耳变证,甚者危及生命。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别 名
聤耳、耳疳、耳底子、耳痈等
中医学名
脓耳
常见发病部位
耳部
相关西医疾病
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
常见病因
风热湿邪侵袭 脏腑功能失调
多发群体
小儿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耳科疾病
传染性
无
1. 1名词解释
2. 2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3. 3病因
4. 4病机
1. 5诊查要点
2. ▪诊断依据
3. ▪病证鉴别
4. ▪相关检查
5. 6辩证论治
6. ▪辩证要点
1. ▪治疗原则
2. 7证治分类
3. 8其他疗法
4. ▪体针
5. ▪灸法
6. 9转归预后
1. 10预防调护
2. 11文献摘要
脓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内因多属肝、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1、外邪侵袭,壅遏耳窍:风热或风寒外袭,循经上犯,邪毒结聚耳窍。或可因污水入耳,水湿内侵,湿热郁蒸耳窍,发为本病。
2、肝胆湿热,熏蒸耳窍:外感湿热之邪,内犯肝胆,或嗜食肥甘,内酿湿热,湿热壅滞肝胆,上蒸耳窍发为本病。
3、脾虚失运,湿困耳窍:素体虚弱,脾虚失运,湿浊停聚,泛溢耳窍,发为本病。
4、肾元亏损,邪滞耳窍: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伤肾,或久病不愈,肾元亏虚,肾虚耳部骨质失养,邪毒滞留,邪毒腐蚀骨质,甚或邪毒内陷,发为本病。
1、病史
初发者多有外感或鼓膜外伤史;久病者有患耳反复流脓史。
2、临床症状
初发者起病急,耳内疼痛,胀闷,听力障碍,或有耳鸣。随病情发展,耳疼加剧,呈跳痛,或如钻痛、刺痛,痛引头脑。全身可有畏寒发热等症。小儿患病全身症状较重,多有高热,啼哭,抓耳、摇头,烦躁不安,拒食甚至耳后红肿等。鼓膜穿孔溢脓后,则耳痛及全身症状迅即减轻。病久则以耳内流脓反复难愈,不同程度听力减退为主要表现。
3、局部检查
病初起,鼓膜松弛部、锤骨柄、周边部的血管呈放射状充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鼓膜弥漫性充血;鼓膜穿孔前,其标志消失,充血呈鲜红色,鼓膜外凸或突出部位中心有黄点(脓点),若凸出部顶点有闪光点,可见脓液从此处呈搏动性流出,少数患者可有耳后完骨红肿疼痛。久病者,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大小不等的穿孔。可有灰白色片状或豆渣样臭秽分泌物。
耳疖、耳疮者也可有耳痛、脓液、分泌物等。耳疖、耳疮患者耳痛虽剧烈,但部位较浅,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较明显,其脓液及分泌物来源于外耳道局部,而耳膜无穿孔。脓耳则因耳膜穿孔,脓液流出积于外耳道。两者病变部位不同,仔细检查,不难鉴别。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亦可见混合性耳聋。血常规:鼓膜穿孔前,白细胞总数偏高,鼓膜穿孔后或慢性者,白细胞可正常。颞骨CT或X线摄片可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
耳部流脓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但病情有急缓之分,病程有长短之别。一般来说,急者流脓初起,多属实证;缓者流脓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按其脓色,又有黄脓、红脓、白脓、青脓、黑臭脓等不同。黄脓者多为湿热;红脓者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白脓或青脓者多为脾虚;流脓臭秽黑腐者,多为肾虚,又受湿浊困结之虚实兼杂证候,病情多较危重。至于脓量的多少及脓质的稀稠,亦可作为辨证之参考,如脓水清稀量多,多为脾虚水湿停聚耳窍;若脓液稠粘者,多为火热偏盛,热聚化生脓汁。
根据脓耳发病特点,以疏风清热、清泻肝胆、健脾渗湿,补肾培元为主要内治法;外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排脓的局部治疗。
内治
(一)外邪侵袭,壅遏耳窍
症状:起病急,发热,耳痛逐渐加剧,或剧痛后脓液流出;全身伴发热、恶寒或鼻塞流涕。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加减。
常用药:蔓荆子、菊花、升麻、通草、赤茯苓、桑白皮、前胡、生地、赤芍、麦冬。
(二)肝胆湿热,熏蒸耳窍
症状:耳痛剧烈,耳脓黄稠,耳鸣耳聋;全身可见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小儿症状较成人为重,可有高热、烦躁、惊厥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当归、生地、车前子、通草、泽泻。
(三)脾虚失运,湿困耳窍
症状:耳内流脓日久,量多而清稀。听力下降或有耳鸣。全身可有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等。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药: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
(四)肾元亏损,邪滞耳窍
症状:耳内流脓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量不多,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并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培元,化湿祛腐。
方药: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鱼腥草、金银花、通草、夏枯草、桔梗。
外治
1、清除耳道内脓液
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也可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脓液,以利于脓液流出。
2、滴耳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新鲜的虎耳草捣汁,每日滴耳5-6次。
3、吹药
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耳疳散等。吹耳法是古代治疗脓耳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吹药前应先将耳道内脓液清除干净,每次吹入的药散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堵塞及妨碍引流。
4、滴鼻
未穿孔前急性期鼻塞患者,可用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或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
5、涂敷
如病情严重或脓液刺激,引起耳前后有红肿疼痛,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用如意金黄散调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6、摘除
鼓室有肉芽或息肉者,可用药物腐蚀或手术摘除,有利于脓液的引流。
7、其他
小儿患病耳周红肿,或脓耳日久流脓臭秽者可择时手术。
实热证以取手足少阳经及足厥阴肝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如为虚证,则以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阳经穴为主,多用补法。主穴选耳门、听会、翳风,配穴选风池、外关、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脾俞、肾俞等,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虚寒者选用翳风穴悬灸,亦可配合足三里艾灸,每日1次,每次约1分钟。
脓耳初发如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若遗留鼓膜穿孔多反复发作者,影响听力。部分患者,因贻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并发脓耳变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不用力擤鼻,防止邪毒窜入耳窍引发脓耳。
2、防止鼓膜损伤引发脓耳,如遇鼓膜外伤防止污水入耳引发脓耳。
3、患病后保持脓液的引流通畅,合理使用滴耳药,吹耳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见剧烈耳痛、头痛、发热和神志异常,提示有变证的可能,要及时处理。
5、对于某些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要适当加以避忌,如豆类、鱼虾及其他可能引发邪毒的食物。
1、《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足少阴肾之经也,劳伤血气,热乘虚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耵耳。” [1]
2、《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耳脓者……小儿则有胎热胎风之别……胎热若何?或洗沐水误入耳,作痛生脓。初起月内不必治,项后生肿后,毒尽自愈。月外不瘥,治之,宜红棉散敷之。胎风若何?初生风吹入耳,以致生肿出脓,宜鱼牙散吹之。”
3、《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中云:出黄脓为耵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清脓为震耳,名虽有五,其源则一。由足少阴虚热者,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及地黄丸滋补之。由手少阳风热者,蔓荆子散、交感丹清之。”
网商城版权所有 佰惠(广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