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电话:13711131893
您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物联网!
www.佰惠物联网.com
无人驾驶配送车
佰惠物联网
当前位置
菊花
    发布时间: 2024-03-26 12:09    

性味:辛、甘、苦微寒。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3.目赤昏花4.疮疡肿毒

菊花

[jú huā]
菊科菊属植物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7]原产于中国, [28]被视为日本的国花。 [28]由某些野生菊经种间杂交演化而来的;茎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单叶互生,多卵圆形,边缘具粗大锯齿或深裂;头状花序,外围为舌状花,大小、形状变化很大,有平瓣、匙瓣等多种;中心为筒状花,常稀少或阙如;不同的瓣形,形成不同的花型、颜色、品种。花序下为总苞,舌状花多为雄性花,筒状花为两性花,雌蕊柱头两歧。 [20]
菊花原产于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种。 [20] [22-23]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喜阳光,忌荫蔽,怕涝。 [21]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 [20]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菊花
  • 中文名

  • 菊花

  • 拉丁学名

  •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

  • 别    名

  •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家菊

植物学史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 [18]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1] [26]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1]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1]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1]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 [1]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1]
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菊话》。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当今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1]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2-3]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筒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筒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4]
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 [5]
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花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花是6倍体,2n=54。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 [5]


野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叶柄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 [6]



甘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仅上部伞房状花序分枝。基部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柄基有分裂的叶耳或无耳。头状花序通常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稍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碟形,总苞片约5层。中内层卵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全部苞片顶端圆形,边缘白色或浅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椭圆形,端全缘或2-3个不明显的齿裂。瘦果长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7]



小红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有地下匍匐根状茎。茎直立或基部弯曲,自基部或中部分枝,但通常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中部茎叶肾形、半圆形、近圆形或宽卵形,通常3-5掌状或掌式羽状浅裂或半裂,全部裂片边缘钝齿、尖齿或芒状尖齿。根生叶及下部茎叶与茎中部叶同形,但较小;头状花序少数(约3个)至多数(约12个)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端的。总苞碟形,;总苞片4-5层。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舌状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舌片长顶端2-3齿裂。瘦果长2毫米,顶端斜截,下部收窄,4-6条脉棱。花果期7-10月。 [8]

近种区别

菊花
野菊
观赏栽培或药用栽培。
野生植物。
叶裂片顶端圆或钝。
叶裂片顶端尖。



生长环境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零下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分布范围

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繁殖方法

营养繁殖种子繁殖两法。营养繁殖包括杆插、分株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其中又分芽插、嫩枝插、叶芽插。

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杆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 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技8-10厘米作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在18-21℃的温度下,多数品种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移苗上盆。

地插

介质可用园土配上1/3的砻糠灰。在高床上搭芦帘棚遮荫。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动喷雾设备,不需遮荫。 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1张带腋芽的叶片插之。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样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Artemisia annuaak 或青蒿A.apiacea作砧木进行嫁接。秋末采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田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压条:仅在繁殖芽变部分时,才用此法。

种子

菊花种子在10℃以上缓慢发芽,适温25℃,2-4月间稀播,在正常情况下当年多可开花。

组织培养

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有用材料少,成苗量大,脱毒、去病及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等优点。培养基为MS+6BA=(6-苄基嘌呤)1毫克/升十 NAA(蔡乙酸)0.2毫克/升,pH5.8。用菊花的茎尖(0.3-0.5毫米)、嫩茎或花蕾(直径9-10毫米),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种。室温摄氏26度士1℃,每日加光8小时(1000-1500勒克斯)。经1-2个月后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再过 1-2月,分化出绿色枝芽。再将分化出来的绿 色芽转移到White+NAAI-2毫克/升培养基 上,约1个月后可诱导生出健壮根系。又培养1 个月,可种于室外。按原来培养液的半量浇灌,这 是试管苗取得成功的关键。

栽培技术

盆土

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经2-3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浇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喷水壶向菊花枝叶及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小,须严格控制浇水。浇水最好用喷水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时,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一次过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更鲜艳一些。

摘心与疏蕾

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时,要对菊花植株进行定型修剪,去掉过多枝、过旺及过弱枝,保留3—5个枝即可。9月现蕾时,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一个花蕾。

病虫防治

病害

斑枯病又名叶枯病。4月中、下旬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花后,割去地上都植株,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交替喷施1∶1∶lbo倍液波尔多液和50%托市津1000倍液。
枯萎病6月上旬至7月上旬始发,开花后发病严重,为害全株并烂根。防治方法:选无病老根留种;轮作;作高畦,开深沟,降低湿度;拔除病株,并在病穴撒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虫害

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虫和害螨充足的养料与栖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网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过害虫或害蹒的为害。菊花上重要的害虫有蚜虫类、蓟马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点叶蹒等。次要的害虫有切根虫、拟尺蠖、斑潜蝇、粉虱、毒蛾、粉介壳虫、细蹒等,种类可说相当多。供内销的菊花(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响花的品质,可容许少量害虫的发生。

杂草

菊花栽培大多属于露地栽培且与水田轮作,一般水、旱轮作田常见之旱田杂草,皆会发生于菊花田中。杂草的竞争危害与菊花的栽培方式、草相、密度、竞争时期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杂草对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可直接造成菊花之生长不良、品质下降,不利于田间之管理作业等。 [11]
田区及田的四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杂草,其非竞争性危害可成为病虫之寄主或栖息所在,而间接造成损失。平地旱田所发生的一年生杂草,发生在高温季节的杂草种类有芒稷、牛筋草、马唐、香附子、马齿苋及野苋;在低温的秋冬季节主要杂草有鹅儿肠、鼠曲舅、小叶灰藋、小叶碎米荠、山芥菜、泥胡菜、早苗蓼。杂草对菊花生长除直接于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亦不利于菊花田间管理作业或容易滋生其它病虫害,故于菊花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适当之防治。

品种分类

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种(清初153个)。至20世纪,品种已不下数千。南京农业大学收集保存了3000多个菊花品种的5000多份种质资源,成为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花期

  1. 1.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2. 2.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 3.

    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花径

  1. 1.

    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2. 2.

    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3. 3.

    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颜色

  1. 1.

    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2. 2.

    复色: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12]



瓣形

  1. 1.

    平瓣:舌状花呈平面伸展,依瓣的阔狭分为阔瓣(花瓣最阔处2厘米以上)如“帅旗”;中瓣(花瓣最阔处1-2厘米),如“墨荷”;狭瓣(花瓣最阔处1厘米以下)如“梨香菊”。
  2. 2.

    匙瓣:舌状花为平瓣与管瓣之间的中间型,花冠基部连合部分比平瓣长,花瓣先端展开如匙称为“匙片”。匙瓣又依匙片的长短可分为长匙瓣、中匙瓣和短匙瓣。依形状又有直伸、内曲和反卷之分。
  3. 3.

    管瓣:舌状花呈管状伸展。依管的先端开口或封闭分开管和闭管。又依管的粗细分粗管(管中部直径在0.6厘米以上)、中管(管中部直径0.3-0.6厘米)和细管(管中部直径0.3厘米以下)。
  4. 4.

    桂瓣:舌状花为平瓣或匙瓣或管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
  5. 5.

    畸瓣:花瓣奇特,可分为毛刺瓣、龙爪瓣和剪绒瓣。

叶形

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常作为识别菊花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1.

    正叶:叶形端正,长阔、大小、厚薄适度。主脉、支脉和缺裂都较整齐。
  2. 2.

    深裂正叶:叶形与正叶相似,缺裂较正叶为深,先端尖锐。
  3. 3.

    长叶:叶形较正叶狭长,缺裂较深。五裂整齐。
  4. 4.

    深裂长叶:叶形狭长,缺裂较长叶深,先端尖锐。
  5. 5.

    圆叶:叶长宽相近略呈圆形,叶肉较厚,锯齿浅钝。
  6. 6.

    葵叶:叶面积大,浅裂形如葵花叶。
  7. 7.

    蓬叶:叶形瘦长,深裂成5片狭长羽状裂叶。形如蓬蒿叶。
  8. 8.

    反转叶:叶缘反转,叶面突起,如船反扣,缺裂较浅或不规则。
  9. 9.

    柄附叶:叶柄基部附生叶肉或托叶。

产地加工

菊花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 [21]
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厘米,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厘米。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厘米。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厘米,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怀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厘米。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栽培方式

菊花依栽培方式可分为盆栽菊、地被菊切花菊、造型菊(艺菊)四大类。
  • 盆栽菊(盆菊)
  1. 1.

    独本菊(品种菊、标本菊):用大菊培育,每盆一株,着花一朵,单株独秀。最能充分体现品种的特征特性,除供观赏外,可作品种鉴定,故又名品种菊或标本菊。
  2. 2.

    多本菊(多头菊、多头品种菊):用大花培育,每盆一株多本,着花数朵至数十余。供庭园、会场等陈列观赏。
  3. 3.

    案头菊:将大菊植于小盆内,每盆一株,每株一花,枝挺叶秀,裙叶遮盆,株小花大,高不盈尺,适宜摆在几上案头,可布置厅堂、卧室、书斋。
  4. 4.

    瓦筒菊:采菊苗栽于瓦简内。待现蕾后除去瓦筒移入盆内供观赏。
  5. 5.

    套盆菊:将菊苗先地栽,待菊株长到一定大小时,从盆孔套入瓦盆栽培,待显色后将盆底根部切断起盆供观赏。
  • 地被菊:地被菊是指主要作露地地被栽培特定的小菊品种群。地被菊有其宏观群体美的特色,可用于园林绿地栽培,也可采用丛植、带植、片植、花坛值及盆栽摆花布置景点。
  • 切花菊:切花菊是将鲜花从栽培的菊株上带茎叶剪切下来供应用的裁培方式。以地栽生产,依品种可分大花、中花和多花枝。依栽培方式可分独本和多本。
  • 造型菊:造型菊是利用不同的菊花品种经过艺术处理,把菊株培育成一种特定的型式,以供观赏。
  1. 1.

    大立菊(立菊):在一棵菊株上着生成百上千余大小相同、排列整齐的花朵。经吊扎整形呈圆平面形或半球形。花圈直径可达3-4米,亦有扎成图案的。大立菊主要用于节日、菊展,以显壮观,增强气氛。
  2. 2.

    悬崖菊:利用小菊培育而成主干特长,分枝繁多,花朵密集,后宽前窄,首尾匀称,长而下垂之形,小的长约1米,大的可达4-5米。此菊用作环境装饰,置于厅堂或庭园假山岩畔,野趣横生。
  3. 3.

    塔菊:一株经人工培育形成主干挺立、层次分明、花色匀称协调,如宝塔状的菊株。此菊可由几层或十几层组成,高可达3-4米,置于庭园屹立于丛花之中,如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4. 4.

    造型菊(扎菊):以满天星小菊连盆或脱盆套以小蒲包绑扎,置于用竹或洋元等做成的亭、台、楼、阁、各种动物等形式的花架上,以添庭园景观。
  5. 5.

    盆景菊:多以小菊为素材,运用盆景技艺,经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种古木。悬崖等姿态或具有一定主题思想的艺术盆景。盆景菊包括桩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此外,还有以花抱形式分类的。即以菊花的舌状花冠排列的姿态变化来分的,有内抱、追抱、折抱、自然抱、露心抱、乱抱等。有以菊株高度分类的,分为高、中、矮;还有以菊株长势分类的,有强、中、弱。虽然分类方法很多,但更为普遍应用的分类方法是以花瓣、花型分类。

两级分类

为了使菊花品种归类分型工作逐步统一起来,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1982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会期间,在上海召开了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讨论了花期在10月1日以后、花头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晚秋菊品种分类问题(小菊品种另列系统),确定以花瓣、花型两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初步确定菊花共分为五个瓣类,包括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花色的划分与顺序为白、黄、棕、粉红、红、紫、绿、复色共8种,以此八色为基础,各地可增一两色,为便于品种编号以不超过10个为宜。以下介绍这一分类方案并配以花型图。 [12]
  • 【平瓣类】
1.宽带型:舌状花1-2轮,花瓣一般较宽展。有的花瓣呈船底形,且拱曲;有的长如带状,无端卷曲。筒状花序发达,显著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即平展直伸者为平展亚型,下垂飘逸者为垂带亚型。
2.荷花型:舌状花3-6轮,花瓣宽厚,各瓣排列疏松、内抱。全花外形整齐,略呈扁球状,外观似荷花。筒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
3.芍药型 :舌状花多轮或重轮,花瓣直伸,内外轮各瓣近等长;花瓣丰满,全形顶部稍平呈扁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4.平盘型:舌状花多轮,花瓣狭直;外轮花瓣长,向内侧花瓣层层渐短。有时内轮花内抱。全花稍呈扁形如盘状,筒状花正常,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5.翻卷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向下反抱,且花瓣背面向内翻卷,内轮花瓣向心合抱或乱抱。整个花形外观为外翻内卷。内轮花瓣随花开程度逐渐外翻。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6.叠球型: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排列紧密;外轮间或有少数匙瓣甚至管瓣花。绝大多数花瓣内曲,可能作正抱、追抱、乱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叠,整个花型呈球形。 [12]
  • 【匙瓣类】
7.匙荷型:舌状花1-3层,多为短匙瓣,匙片呈船形,内曲或合抱,或平伸散展。全花整齐,顶部稍平呈扁球形,筒状花正常,开时外露。
8.雀舌型:舌状花多轮,外轮狭匙瓣,直伸;匙片扩大,端尖,形如雀舌。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
9.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齐。全花呈球形,由于匙片卷如铃口,形似蜂窝,故而得名。筒状花稀少或缺如,开时不外露。
10.莲座型 :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长,内轮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内拱曲。各瓣排列整齐,疏松或紧密合抱,整个花形稍扁,形似观音神像下的莲座。筒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
11.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内轮间或有平瓣,多轮间或有管瓣花。内轮诸瓣向心合抱,外轮花瓣四出散垂,整个花形表现为内卷外散,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
12.匙球型 :舌状花重轮,多中匙和短匙瓣,内轮间或有平瓣,外轮间或有管瓣。各瓣匙片内曲,排列整齐,紧密合抱使全花呈球型,亦有外轮长匙瓣或管瓣飘散下垂。筒状花稀少或不发达,盛开时少有外露。 [12]
  • 【管瓣类】
13.单管型 :舌状花1-3轮,多为粗管或中管,间或有长匙瓣。筒状花显著,外露。该型分两个亚型,即各瓣平伸四射者为辐芒亚型,各瓣下垂者为垂管亚型。
14.翎管型 :舌状花多轮,中管或粗管,内、外轮各瓣近等长,不抱不卷,整个花形似松散的半球形或球形。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5.管盘型:舌状花多轮,多为中管或粗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外轮花瓣长而直伸,内轮较短而向心合抱。顶部近平,全花扁形。管状花稀少,盛开时微露。该型分两个亚型,花型中心稍凹下者为钵盂亚型,管瓣端都向内弯曲如钩似抓物状者称卷亚型。
16.松针型:舌状花多轮,细管长直。各瓣近等长,间或有稍弯的管瓣,放射伸展。有如松叶束;全花朵半球型。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7.疏管型:舌状花多轮,中粗管,内、外轮花瓣近等长。疏伸不整。筒状花稀少,不外露。有管瓣蓬松披垂形如狮鬣者称狮鬣亚型。
18.管球型:舌状花重轮,中径管瓣,稍短,弯曲不整,各瓣向心紧密追抱或乱抱,或整齐合抱,全形呈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9.丝发型:舌状花多轮或重轮,细长管瓣柔弱弯垂。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细长管瓣大部平顺而只弯垂者为垂丝亚型细长管瓣多不规则捻弯扭曲者为扭丝亚型。
20.飞舞型:舌状花多轮乃至重轮,多为较粗径的管瓣花。有的为中径管瓣,也有的品种在中轮或内轮具长匙瓣。各瓣卷展无定。参差不齐,全花姿态婆娑潇洒。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或不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粗径长管下部直伸,端部弯大钩,且常在钩基具喙,全瓣似鹰爪伸张,刚劲有力,此等种类称鹰爪亚型。外轮管瓣,曲卷散出或下垂,内轮管瓣向心抱,全形有似蝴蝶飞舞之种类称舞蝶亚型。
21.钩环型:舌状花多轮,粗径及中径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花,管瓣端部弯卷如钩或成环。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或微露。管瓣端环卷相集如云朵者称云卷亚型。管瓣下垂,管端卷曲者称垂卷亚型。
22.璎珞型:舌状花多轮,细径管瓣直伸四出或下垂,瓣端具弯钩但不卷曲。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
23.贯珠型 :舌状花重轮,外轮细径管瓣甚长,或直或弯,但皆柔弱下垂,内轮细管瓣较短。管端部皆紧曲卷成小环如珠。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 [12]
  • 【桂瓣类】
24.平桂型:舌状花为平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5.匙桂型:舌状花为匙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6.管桂型 :舌状花为管瓣,1-3轮。筒状花交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7.全桂型:无舌状花或仅具一轮退化舌状花,全形显著变为桂瓣状的筒状花。
  • 【畸瓣类】
28.龙爪型:舌状花数轮或多轮,一般为管瓣花,但也有为匙瓣或平瓣的品种,所有舌状花端部枝裂呈爪状或劈裂呈流苏状。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29.毛刺型:舌状花可为各种瓣形,轮数亦不定,可以单轮、数轮乃至多轮、重轮。特点是在舌状花花瓣上生有细短毛或硬刺。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30.剪绒型 :舌状花多轮至重轮,狭平瓣,瓣端细裂如剪切成绒,有的品种各瓣交搭如绒球。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菊花的品种繁多,变异也很大。新品种不断出现。虽然菊花的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统一,但尚在研讨探索中,在进行菊花的系统分类工作时,必然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因看法不一致或因有的品种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中间类型),以致归属不一等。这也不必强求一致,可暂并入接近的类型,以待进一步研究。

日本分类

  • 大菊类:日本大花品种颇具特色,近年中国引入不少,深受欢迎。秋菊大花类分下列几种:
  1. 1.

    厚物(肥厚):花球状,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内曲,排列紧密,如中国叠球型。品种有“国华青光”、“国华天城”、“国华松园”、“大芳白山”、“大芳秋月”、“红兰”、“宝幸平和”、“泉乡白山”等。
  2. 2.

    厚走(中厚):花球状。花型与厚物相似,唯外轮有伸长的匙瓣或管瓣。品种有“国华光林”、“国华山水”、“国华星露”、“大芳桃月”、“大芳早春”、“大芳美山”、“武藏野”、“宝幸山吹”等。
  3. 3.

    大掴(大抓):花型似厚走,外轮特长而下垂,盛开时两侧花瓣向心对抱,似两拳相对。品种有“华严之潼”、“富山之云”、“古河积云”等。
  4. 4.

    管物(管状):管瓣型,依管瓣的粗细分为4类:①太管(粗管):品种有“国华赤竜 [17]”、“蓬莱境”、“大芳白波”、“泉乡冰河”等;②间管(中管):品种有“大和姬”、“国华菊水”、“泉乡吹雪”、“松之名所”等;③细管:品种有“国华极光”、“泉乡小町”、“王穗之誉”等;④针管:品种有“泉乡汐风”、“牧场之秋”、“玉光之秋”、“大芳白系”等。
  5. 5.

    一字文:又称御纹章菊,舌状花一轮,花瓣一般较宽,平展呈船底形,花瓣排列整齐,如一枚徽章,以具16瓣者为上品。品种有“月光御殿”、“探梅殿”、“玉光院”、“香里御殿”、“高砂殿”等。
  6. 6.

    美浓菊:很早以前在美浓地方(日本岐阜县)发展起来的,是由一字菊演变而来,其花瓣2-4轮,平瓣,半重瓣花型,花瓣40-50枚,花朵色彩浓艳。品种有“庵姬”、“美浓锦”等。 [12]
  • 古典菊类
日本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中花,花形、叶形都较特殊。中国虽有引进,但由于民族习惯不同,市场尚难接纳观赏,效果也欠佳。日本古典菊类可分为:
  1. 1.

    伊势菊:花瓣像丝线般下垂而开启的中菊,其特征为宽1-2毫米的细小花瓣呈扭歪状或裂开,收缩等,是自古以来最常用作茶花且甚具风味的菊花。代表品种有“灰白发”、“乱丝”等。
  2. 2.

    江户菊:最早被称为“狂菊”。江户菊在开始开放时,全部的花瓣会稍呈下垂状而横开,之后再由中心花瓣依序呈现各种折曲状,并包住花蕊予以合抱起来。因合抱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追抱、 折抱、追褛抱、丸抱、自然抱、立抱、露心抱等。代表品种有“江户绘卷”、“江户宝生”、“清水之池”等。
  3. 3.

    嵯峨菊:据说这是300多年前由京都嵯峨村的农民开始栽培的古老种类。伊势菊即为此菊的变种。花像丝线般的数十枚细小花瓣,以帚状直立向上开放。自古以来被用作茶花或插花等。代表品种有“嵯峨美姿”、“嵯峨锦缎”、“嵯峨映光”。
  4. 4.

    肥后菊:据说肥后诸侯细川重贤公为了提升武士的德性,奖励栽培的具有渊源的菊花,并被列为肥后六花撰之一。花形很单纯,有平瓣花、管瓣花和匙瓣花等,有大、中、小花朵,也有很多色彩优美的品种。其中管瓣花和匙瓣花可耐雨淋,适合露地栽培。代表品种有“三保古典”、“三保之光”、“三保舞女”等。
  5. 5.

    丁子菊:据说早在18世纪就被取名丁子菊。在欧美则叫翁草花。此花的特征是花蕊部的花瓣呈筒状(筒状花)的丁子瓣(形如丁子花)而鼓起开花。如依丁子部周围的花瓣形状分为平瓣丁子、管丁子、八重丁子、匙瓣丁子等。代表品种有“岸边海鸟”、“岸边盘梯”等。

品种名称

菊花品种名称

名 称
名 称
名 称
名 称
名 称
A组
矮盏
安台瓷浪
岸得黄虹
岸的赤星
按德赤星
按德黄赤星
按德屯


B组
八旋情姿
白岱
白剑云
白莲
白莲台
白麦浪
白牡丹
白鸥
白萍红蓼
白强大
白勤雪
白珊瑚
白十八
白松针
白星球
白绣球
白雪塔
白燕漫风
白衣天使
白衣学士
白银针
白玉
白玉霜
白云托雪
百莲台
宝钗
宝莲灯
宝辛唐锦
宝幸东方红
北农国庆
匕宝如意
比白
比红
比黄
碧海英凤
碧空银花
碧玉松针
碧玉台
碧玉银凤
碧玉银丝
汴梁红开隆含红
汴梁绿翠
汴梁腾云
汴梁紫玉
冰雪再暴
C组
彩霞飞舞
彩线明珠
彩云
彩云金光
菜花黄
苍龙爪
草庵白玉
草庵的梦
草霉菊
草上雪
草堂红
昌红
长江红
长天碧
长紫
常州黄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沉香贯珠
沉香台
晨光夕照
橙荷
橙红球
橙盘玉环
赤诚散
初丽
创云
春风里歌
春风杨柳
春江花潮
春岭雁
春日见山
春日剑山
春日四剑
春桃
春喜眉梢
磁线垂珠
翠绿球
翠心紫

大白球
大豆菊
大方红
大风歌
大蜂窝
大光明
大红牡丹
大红盘
大红袍
大莲
大林静
大乔
大银城
淡香说擦
灯下舞女
电挚银蛇
吊珠菊
蝶舞萍
东海得月
东海银丝
东海映山
洞口桃花
斗鸡
独车菊
多头菊
E组
鹅黄小菊
二龙戏珠
二乔


F组
方塔
芳城拾翠
飞鸟的美人
飞鸟美人
飞水轮
飞天
飞雪迎春
飞珠散雾
粉迪
粉凤凰
粉管托桂
粉荷花
粉荷裳
粉红桂
粉红芍药
粉莲
粉莲花
粉翎管
粉龙爪
粉毛刺
粉面红莲
粉面金钢
粉面桃花
粉面西施
粉面坐钢
粉女试装
粉女装
粉飘香
粉平盘
粉如意
粉色小菊
粉十夕阳得月
粉桃红
粉午环
粉舞环
粉舞女
粉雪青色
粉银针
粉妆楼
粉妆台
粉紫管
粉紫猫眼
风和落霜
风荷春
风撵
风霜雨露
枫林松针
蜂窝黄
凤凰振羽
凤凰振雨
奉献
抚醉归
富贵紫球


G组
港上白龙
高山流水
高压太子
高原之云
宫殿霞飞
古佛面
古金钩
古铜莲
光辉
光辉夕照
广东黄
广菊
广菊紫
贵妃醉酒
国光
国华白京
国华百乐
国华百万石
国华宝珠
国华冲天
国华大方
国华大芳
国华大社
国华的京
国华堤走
国华风光
国华富得
国华花仿
国华黄
国华甲子
国华金大社
国华金剑云
国华强大
国华上将
国华双鹤
国华万美
国华万胜
国华万丈
国华舞女
国华西部
国华银剑云
国华雨晴
国华越山
国华之母
国华周游
国庆菊
国庆意大利红



H组
哈雷彗星
孩儿面
海底捞月
海林黄
海满天
海沙春晗
寒白小菊
杭白菊
禾城春色
荷花
荷花红
荷塘春暖
荷塘秋色
恒星
红宝石
红匙球
红莲灯
红莲染金
红玛瑙
红梅细浪
红旗展翅
红球
红日
红日东升
红色小菊
红芍药
红狮子
红丝晓勾
红巷
红艳
红衣钩盘
红衣少女
红云细雨
蝴蝶梅
虎黄球
琥珀凝翠
花芳锦色
花楼玉凤
花鹿角
华山
黄宝菊
黄飞轮
黄佛见笑
黄佛手
黄扶手
黄冠
黄河船夫
黄河金波
黄河九曲
黄鹤楼
黄鹤游天
黄箭云
黄金芙蓉
黄金虎
黄金秋
黄精宝寿
黄奎友
黄麦浪
黄牡丹
黄色月秀
黄山云雾
黄芍药
黄石公
黄石翁
黄丝绸
黄松
黄天地一色
黄万胜
黄莺出谷
黄玉娇
黄云
黄盏
灰姑娘
灰鹤
灰松针
火红
火炼金丹
火炼金钩
火烧祥云
火舞
火种莲




J组
剑冲天
交镜清辉
洁士
金杯大红
金不凋
金不换
金布雕
金大鹏
金发女郎
金凤
金凤凰
金凤千里
金钩
金钩飞溅
金光
金光灿烂
金合欢
金荷
金虹长荷
金皇后
金黄芍药
金鸡报晓
金鸡红鳞
金奎台
金莲
金龙飞舞
金龙滚珠
金龙起舞
金龙探爪
金龙腾云
金龙献雪
金龙献血
金龙爪
金满天星
金钱刺
金钱菊
金秋
金色光芒
金狮鬓
金狮狂舞
金狮头
金狮喜舞
金帅
金丝管
金丝猴
金童士
金喜玛
金霞冠
金艺
金鱼草
金玉彩凤
锦绣山河
锦绣似绵
锦云
尽朝晖
精海
精兴大臣
精兴歌姬
精兴歌舞
精兴将军
精兴新年
精兴之诚
景山金河
鸠仙
九米得游
九米满山
九米亭
九月白
九月红
九月黄
久米宝
久米的梦
久米的幸福
绝代佳人
绝世风姿
骏河的白鹤
骏河的白云
骏河的花祭
骏河的金杯
骏河的酒仙
骏河的名山
骏河的神
骏河的硕士
骏河的午
骏河的午姬
骏河的遗迹




K组
孔雀
孔雀开屏
孔雀舞


L组
蜡梅黄棚
蜡染
懒来梳妆
懒梳妆
冷艳毛菊
梨香菊
丽金
莲花宝座
亮黄小菊
灵波仙子
灵塔宝光
柳浪闻莺
六角塔
龙凤呈祥
龙蟠蛇舞
龙图阁
绿朝云
绿窗纱影
绿芙蓉
绿荷
绿柳垂阴
绿柳垂荫
绿牡丹
绿乒乓球
绿萍
绿绒
绿水秋波
绿松针
绿椰春景
绿野
绿衣红裳
落日融金
落霞

M组
麻姑献瑞
马金宝光
麦浪
馒头菊
猫耳
玫瑰龙眼
玫紫红球
玫紫散球
梅林秋色
梅赞
美国粉
美红
美女含笑
美人吉
美吟
蒙古黄
明朗世界
明媚
明珠
墨荷
墨皇帝
墨菊
墨葵
墨牡丹
墨麒麟
牡丹红
沐雨露
暮狱逃峰


N组
南京白
南京黄
泥金环
泥金盘
泥泞勾沙
霓裳飞舞
农小菊
女王冠


P组
盘龙
蟠桃宫
盆景粉菊
盆景红菊
盆景小菊
平沙落雁
瓶荷



Q组
七仙女
七月白
七月红
七月黄
七月紫
千手观音
浅黄满天星
巧梳妆
切花白晶球
青靶
青星玉
清风的雪
清风月白
清见的歌忱
清流戏水
清泉
清水得阁
清水的夕日
清水绿波
清水旋转
情兴歌
晴光
秋风舞衣
秋黄
秋节晚红
秋色
秋水芙蓉
秋思
秋意
全乡柳桥
泉乡冲天
泉乡的春种
泉乡的历
泉乡火童
泉乡金山
泉乡水长
泉乡万胜
泉香的钟


R组
染水金将
日本白
日本粉
日本红
日本黄
日本紫
蓉城彩瑞
蓉城蓉光
柔肌玉质
柔竹绿水
乳荷
瑞雪丰年



S组
三色牡丹
散发仙童
山东黄小菊
山东中型白
山东中型黄
山花烂漫
珊瑚宝贝
珊瑚豆
深红小菊
圣光宝殿
圣光的流
圣光的桃园
圣光蝴蝶
狮子
十丈粉帘
十丈珠帘
十丈竹帘
寿星
疏归野航
蜀水清诗
曙光
双色荷花
霜博
霜满天
霜绪红渠
水晶白
水晶球
水漫金山
顺发
硕果
丝路问雨
丝佩环
松林雪青
苏堤春晓
T组
台红
太白飞舞
太白积雪
太白莲
太平的虹
太阳红菊
太液池荷
檀香勾舞
唐山
唐山黄
唐宇傲寒
唐宇傲狮
唐宇春风
唐宇皇后
唐宇回春
唐宇冷仙
唐禹金秋
桃红柳绿
桃花初台
桃花春水
桃花夫人
桃花面
桃花仙子
桃花源里
陶然亭
天河落雁
天女得秀
天女的美
天女若松
天寿
天险通途
铁面无私



W组
晚红
万卷金书
万卷金秀
万卷书
微笑
妩媚
舞红袖



X组
夕阳红
夕阳照
夕子春色
西施
西厢待月
西子春
希望之光
溪水绿带
细雨含沙
霞光
霞光四射
夏白
夏黄
夏季红
仙露蟠桃
翔云玉蝶
向阳红
霄霜胭脂
小姐挖破脸
小卧龙
笑面
笑容满面
新春柳
新黄经
新黄球
新绿萍
新曙光
新星
星光灿烂
星火
醒狮图
杏黄牡丹
雄心大志
旭光
旭桃
雪白风情
雪顶白袍
雪芨吹花
雪兰
雪梨
雪满峰
雪青荷
雪青仙人
雪山劲松
雪罩芙蓉
Y组
亚运之光
胭脂浓
艳草鲜花
艳春
阳光
阳光景色
瑶池粉
瑶台玉凤
野马分鬃
夜明珠
一把雪
一代风华
一点红
一捧雪
一枝独秀
一枝浓艳
宜春
意大利白
意大利红
意大利口红
意大利紫
银登壁飞
银鼎
银粉
银河玉花
银江毛刺
银纽丝
银盘托桂
银星
银须
银鹧鸪
樱唇
迎晖牡丹
迎客松
玉彩蝶
玉尘满地
玉沉大贡
玉迪
玉蝶编跃
玉芙蓉
玉壶春
玉湖春
玉慧的雁
玉孔雀
玉兰荷
玉龙闹海
玉楼春秀
玉满堂
玉玫瑰
玉狮恐风
玉树银花
玉堂金马
玉桃红
玉宇琼林
鸳鸯
鸳鸯牡丹
鸳鸯展翅
鸳鸯之变
月波
月光湖影
月明星稀
云空翠环
云墨宝
云霞换彩

Z组
早粉
早花意大利红
早黄
早堂红梅
昭君出塞
织女
朱红莲
朱砂灌耳
朱砂孔雀
珠凤朝阳
珠红点翠
竹楼万卷
祝翠流舟
转色龙
状元红
状元紫
紫电流光
紫蝶蟠桃
紫飞轮
紫凤明珠
紫凤照珠
紫阁凝霜
紫寒小菊
紫荷
紫红管丹
紫红牡丹
紫红袍
紫红早菊
紫金锭
紫浪新花
紫翎管
紫龙光
紫牡丹
紫气东来
紫强大
紫秋霞
紫球
紫绒
紫绒花
紫山白玉
紫霜雪
紫堂歌舞
紫天柱
紫霞宫
紫霞满天
紫霞万缕
紫绣球
紫颜带霜
紫颜荷花
紫雁点雪
紫雁双飞
紫燕双飞
紫衣学士
紫柚玉
紫玉莲
紫云香
棕红芨球
钻石
醉谷华清
醉金刚
醉琼芳
醉太白
醉桃春雨
醉杨妃
醉浴华清

主要价值

观赏

赏菊,一直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远从古代的京都帝王宫廷、官宦门第和庶民百姓,近至当今中国各城市的人民群众,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和菊式等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北京植物园每年秋季都会举办赏菊活动。广东省中山县小榄镇菊花会始办于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延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菊会之一,人数最多时可达一百万。 [14]
菊花生长旺盛,萌发力强,一株菊花经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个花蕾,有些品种的枝条柔软且多,便于制作各种造型,组成菊塔、菊桥、菊篱、菊亭、菊门、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悬崖菊、十样锦、盆景等,形式多变,蔚为奇观,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无数的观赏艺术品。

食用

菊花能入药治病,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宋代诗人苏辙:“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经过长期摸索制作成的一种菊菜,它由一块块用蔗糖熬浆泡制的白嫩猪肉加工制成,玲珑剔透,有如白玉。每块之上黏上几丝菊瓣,饱饮油脂糖甜,观其金黄色泽,吃到口里荤中有素,素中有荤,香甜不腻,实为名菜。还有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即在涮羊肉火锅里放些菊花煮汤),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 [14]
食用的花样,例如:【菊花粥】、【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羹】、【菊花饮

保健

菊花膏】、【菊花枕
【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