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15
性味:辛,热。有毒。脾、胃、肾、心、肺。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证3.寒饮喘咳。
干姜
[gān jiāng]中文学名
干姜
采收时间
冬季采挖
用 量
3~l0g
毒 性
无毒
贮 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味辛,性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1、用于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如理中汤。(《伤寒论》) 2、用于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 3、用于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4、用于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3~l0g。
1、干姜: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2、姜炭:取干姜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 1、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175px,厚1~50px。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2、干姜片: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150px,宽1~50px,厚0.2~10px。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1、《本草纲目》: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 [1] 2、《本草经疏》:炮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故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下痢因于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治肠僻,亦其义也。 3、《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生者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