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电话:13711131893
您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物联网!
www.佰惠物联网.com
无人驾驶配送车
佰惠物联网
当前位置
龙骨
    发布时间: 2024-03-29 22:36    

性味:甘、涩,平归经:心、肝、肾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临床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2.肝阳眩晕3.滑脱诸证4.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

龙骨


中药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提供内容 。
龙骨,中药名。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滑脱诸证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 [1]
  • 中文名

  • 龙骨

  • 别    名

  • 布如格瑞

  • 药材分类

  • 动物

  • 类    型

  • 中药

性味


味涩、甘,性平

归经

归心、肝、肾经。

功效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

主治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相关配伍


1、龙骨配珍珠母:龙骨和珍珠母质地重坠,均归心、肝两经。珍珠母味咸性凉,既能清心除热,又能镇心安神;既有清肝火之力,又有潜肝阳之功。龙骨味涩性凉,镇惊宁神之效尤为明显,并有收敛上浮之肝阳的作用。两药配对,可增强镇心安神,平肝潜阳两方面的作用。尤以宁神之功见长,适用于邪气凌心、神不内守而见心悸怔忡,惊狂烦躁,失眠健忘,神昏谵语等;也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赤耳鸣,心烦易怒等。
2、龙骨配桑螵蛸:龙骨性平而涩,入肝、肾而又兼入心,性质黏涩,善于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桑螵蛸咸平而甘,功专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肾虚滑脱之证,独用龙骨,敛性虽具而不能补肾;单用桑螵蛸,补力显备而敛力欠弱。惟两者配对,方能使补肾固涩之力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肾气不固遗精早泄遗尿白浊小便频数等。
3、龙骨配莲须:龙骨收涩止遗;莲须固肾涩精。二者相配,能增强固肾止遗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早泄,并常与芡实益智仁等益肾固精药同用。
4、龙骨配韭菜子:龙骨固涩滑脱;韭菜子补肝肾、补阳、固精。两药补精固涩,兴阳道,涩精气,合用共奏兴阳道固精之功。对于睡即泄精属肝肾不足者有较好疗效,亦适用于阳痿精冷不育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安神、平肝宜生用,收涩、敛疮宜煅用。 [1]

使用注意


湿热积滞者慎服。

炮制


采集加工

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

炮制方法

龙骨:取原药材,去净杂质,刷去泥土及灰屑,打碎。生用以潜阳镇静,安神为主。
煅龙骨:取净龙骨,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或碾成粉末。煅后增强收敛涩精,生肌的功能。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性状
分类
细节
药材性状
龙骨
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
五花龙骨
呈圆筒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5-25cm。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细不同的花纹,偶有不具花纹者。一般表面平滑,有时外层成片剥落,不平坦,有裂隙。质较酥脆,破碎后,断面粗糙,可见宽窄不一的同心环纹。吸湿力强,舐之吸舌。无臭,无味。
饮片性状
龙骨
见药材性状。
煅龙骨
为不规则的碎块或粉末状,表面灰白色或浅粉色,质较酥脆,有微吸湿性,气无,味淡。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可抑制骨骼肌兴奋性其抗惊厥作用与铜、锰元素的含量有关。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龙骨含有大量钙离子,故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通透性

相关论述

相关论述
出处
内容
“色青白者善。”
剡州生者,沧州,太原者为上。其骨细文广者是雌骨,粗文狭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黄色者稍得。经落不净之处不用。”
“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又有龙脑肥软,亦断痢。云皆是龙蜕,非实死也。比来巴中数得龙胞,吾自亲见,形体具存,云疗产后余疾,正当末服之。”
“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脏腑相合,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等辈。而《本经》不论莫知所以。”
“诸骨家之说,纷然不一。既不能指定,终是臆度。西京颖阳县民家,忽崖坏,得龙骨一副,支体头角悉具,不知其蜕也,其毙也?若谓蜕毙,则是有形之物,而又生不可得见,死方可见。谓其化也,则其形独不能化。然《西域记》中所说甚详,但未敢据凭。万物所禀各异,造化不可尽知,莫可得而详矣。”
《本草会编》
“经文言死龙之骨,若以为蜕,终是臆说。”
纲目
“龙骨,《本经》以为死龙,陶氏以为蜕骨,苏、寇诸说皆两疑之。窃谓龙,神物也,似无自死之理。然观苏氏所引斗死之龙,及《左传》云,豢龙氏醢龙以食;《述异记》云,汉和帝时大雨,龙堕宫中,帝命作羹赐群臣;《博物志》云,张华得龙肉鲊,言得醋则生五色等说,是龙固有自死者矣,当以《本经》为正。”、
本经
“甘、平。”
别录
“微寒,无毒。”
《纲目》
“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纲目》
“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日华子》
"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鼻洪,吐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