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别 名
石榴壳、酸石榴皮、酸榴皮、西榴皮、安石榴酸实壳
目
桃金娘目
科
石榴科
种
石榴
分布区域
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苏、河南等地较多
中文学名
石榴皮
采收时间
秋季果实成熟后
贮 藏
置阴凉干燥处
干燥果皮。
味酸、涩,性温。
涩肠止泻,止血,驱虫。
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1 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医钞类编》) 2 治牛皮癣:石榴皮(炒炭),研细末1份,麻油2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3 治冻疮久烂不愈:石榴皮、冬瓜皮、甘蔗皮三味,烧灰存性,研末敷。(《本草汇言》) 3~9g。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炮制方法
石榴皮炭:取净石榴皮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本品形如石榴皮丝或块,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米,稀达10米,枝顶常成尖锐长刺,幼枝具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通常对生,纸质,矩圆状披针形,长2~9厘米,顶端短尖、钝尖或微凹,基部短尖至稍钝形,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叶柄短。花大,1~5朵生枝顶;萼筒长2~3厘米,通常红色或淡黄色,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长8~13毫米,外面近顶端有1黄绿色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通常大,红色、黄色或白色,长1.5~3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形;花丝无毛,长达13毫米;花柱长超过雄蕊。浆果近球形,直径5~12厘米,通常为淡黄褐色或淡黄绿色,有时白色,稀暗紫色。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肉质的外种皮供食用。
生长环境
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都有种植。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江苏的水晶石榴和小果石榴都是较好的。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饮片性状
呈不规则的长条状或不规则的块状。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有多数疣状突起,有时可见筒状宿萼及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种子脱落后的小凹坑及隔瓤残迹。切面黄色或鲜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本草汇言》:“石榴皮,涩肠止痢之药也。能治久痢虚滑不禁,并妇人血崩、带下诸疾,又安蛔虫。盖取酸涩收敛下脱之意,与诃子肉、罂粟壳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