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
[wèng cài]
播报编辑讨论90上传视频
同义词空心菜(植物)一般指蕹菜(旋花科番薯属植物)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是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其茎圆中空,无毛;叶片为三角状长椭圆形,无毛;萼片为卵圆形,无毛,花冠为白、淡红或紫色,漏斗状;蒴果卵球形或球形;种子被毛; [10]花期夏、秋季。 [11]“壅菜”意思是“以壅盛来”之菜;后来因“壅”和“蕹”同音,故得名“蕹菜”。 [12]
蕹菜原产于中国,现已作为一种蔬菜广泛栽培,遍及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中国中部及南部各地区常见栽培,北方比较少,或有时逸为野生状态。 [10]蕹菜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耐肥、耐连作、较耐瘠;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强,但以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最为适宜。蕹菜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13] 据《本草纲目》记载,蕹菜可入药,味甘,性平,无毒,捣汁和酒服治难产,还可解胡蔓草毒、砒毒、毒菇毒、狗肉毒、木薯毒、毒蛇毒虫咬伤毒、亚硝酸盐毒及无名肿毒。蕹菜以嫩梢嫩叶供食,营养价值高,而且清淡、鲜爽、滑利、不抢味,不管和什么菜同煮,都不夺其原味。
拉丁学名
Ipomoea aquatica Forssk.
“壅菜”意思是“以壅盛来”之菜;后来因“壅”和“蕹”同音,故得名“蕹菜”。
一年生草本,蔓生或漂浮于水。茎圆柱形,有节,节间中空,节上生根,无毛。
叶片形状、大小有变化,卵形、长卵形、长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17厘米,宽0.9-8.5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具小短尖头,基部心形、戟形或箭形,偶尔截形,全缘或波状,或有时基部有少数粗齿,两面近无毛或偶有稀疏柔毛;叶柄长3-14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1.5-9厘米,基部被柔毛,向上无毛,具1-3(-5)朵花;苞片小鳞片状,长1.5-2毫米;花梗长1.5-5厘米,无毛;萼片近于等长,卵形,长7-8毫米,顶端钝,具小短尖头,外面无毛;花冠白色、淡红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3.5-5厘米;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毛;子房圆锥状,无毛。 蒴果卵球形至球形,径约1厘米,无毛。种子密被短柔毛或有时无毛。
蕹菜 | |
---|
一年生蔓生草本。 | 多年生缠绕草本。 |
叶三角状长椭圆形,长6-15厘米,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或波状,无毛。 | 叶掌状5深裂或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长4-5厘米,宽2-2.5厘米,两侧裂片稍小,顶端渐尖或稍钝,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渐狭,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基部1对裂片通常再2裂。 |
|
|
生长环境
蕹菜原产于南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炎热,不耐霜冻,在长江流域各省4~10月都能生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强,但以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最为适宜。 [13]常见于水池或水沟中及潮湿处。
蕹菜原产于中国,现已作为一种蔬菜广泛栽培,遍及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中国中部及南部各地区常见栽培,北方比较少,或有时逸为野生状态。
繁殖方法
蕹菜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蕹菜是一类既可生活于旱地又可生活于水田的水陆两栖性植物,但还是水分较多时生长旺盛,最适宜在肥水田或畜舍附近的经常排粪水的田中种植。较肥的旱地也能种植,在旱地种植能促进其多结种子,所以留种时可在旱地栽培。
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既耐肥,又耐渍,也有一定的耐瘠性,但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为了达到高产,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或壤土栽培为最适。蕹菜不耐旱。
蕹菜种子在15℃左右开始发芽,生长适温为20~35℃,种蔓腋芽萌发初期温度达30℃以上时,萌芽快。光照要充足,但对密植的适应性较强,属短日照型,特别是藤蕹比子蕹对短日照要求更严,日照稍长就难于开花、结实,故常用无性繁殖。
蕹菜分旱栽和水植两种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为主;南方旱栽、水植并存。早熟栽培以旱栽为主,中晚熟栽培多数水植。
旱蕹菜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与定植:旱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华北地区圳地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陆续进行,可一直延续到8月份。若利用保护设施,播种期可提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或点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点播穴距15厘米~20厘米,每穴点种子2、3粒。直播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当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进行间苗,最后按15厘米~20厘米距离定植。
育苗移栽多采用平畦育苗,撒播。每亩苗床用种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15亩。
蕹菜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吸水慢。早春气温低,出苗缓慢。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容易造成烂种,所以应于播种前浸种(约浸24小时)催芽,播后盖细土1厘米厚,以利种子出芽和扎根,并覆塑料薄膜提温保温,待苗出土后撤摸。5~7天后出苗。当苗高15厘米~20厘米时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1~2株。
无性扦插:凡是不能开花结实的品种,只能进行无性扦插繁殖。蕹菜易发不定根,故无性繁殖易成活。具体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将前一年留好的种蔸直接栽植于大田,幼苗长出35厘米以上时进行压蔓,以便再发新根,促发新苗。以后经常压蔓,直到布满全田,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将前一年留下的藤茎置于20℃~25℃的温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20厘米时扦插在背风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扩大繁殖系数,然后扦插于本田。
肥水管理:旱栽宜选择地势低,土壤湿润而肥沃的地块栽培。定植活棵后,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温外,还要施追肥。定植1个月后,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植株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奋浇水。
肥料以追施衡薄人粪尿和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浓度不能过高,以免烧苗,应掌握称轻后重的原则。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浇足水。为促使茎叶迅速生长,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霉素对幼苗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共进行2~3次。
水蕹菜的栽培技术
蕹菜有浅水栽植和深水浮植两种。
浅水栽植是利用浅水田或浅水塘栽培。栽前先将水放掉,进行整地、去除杂草,然后扦插。插条长约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间隔距离斜插入2~3节,深度3厘米左右,种秧叶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后,为提高土温、利于发根成活,水层不宜过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9厘米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将蕹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离,编在发辫的藤蔑或稻草绳上。为使绳子两面的重量相等,要将种秧的头尾相间旋转。
藤蔑或草绳长10米分3米,两头做成圆圈,套在塘边的木桩上。这样,种秧便可随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动。为了便于管理,藤蔑或草绳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采取大、小行。大行两绳之间相距1米,小行两绳之间相距30厘米。
水蕹菜的管理简单,在水质比较肥沃流水处,植株生长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处,则应施肥。下水时温度高,每10~15天采收1次,天凉后,隔20多天采收1次。采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蕹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产量不高。到生长后期茎叶衰老,而秋季叶菜种类已多,可放任生长,作青饲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毕。
病害
炭疽病
危害与诊断:
主要为害叶片及茎。幼苗受害可导致死苗。茎上病斑近椭圆形,叶上病斑近圆形,暗褐色,叶斑微具轮纹,均生微细的小黑点,发生严重时,叶片枯死,植株局部或全部死亡。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10天1次,连续防治2~3 次。 [1] 腐败病
危害与诊断:
是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渐扩至叶柄和茎部、产生褐色斑或腐败,后期在叶柄或茎上产生大量暗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
加强苗床管理,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
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拌种灵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药土处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处,边施边盖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盖起来,12~15天后播种定植。 [2]
白锈病
症状表现:病斑在叶背面生,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后渐变褐,病斑较大,叶背面生白色隆起状疱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有时愈合成较大的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畸形,叶片脱落.
发病条件:
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风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
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不通风透光;
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
早春多雨或霉雨来早、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选用地势高燥的田地,并深沟高畦栽培,雨停不积水。
播种后用药土做覆盖土,移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治病虫的重要措施;
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
水旱轮作、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
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合理密植,及时去除病枝、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虫害
雍菜菜青虫
症状表现:
主要是对叶面的啃伤。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冬季清除地上部枯叶及病残体,并结合深翻,加速病残体腐烂,采收罢园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
重病田实行1~2年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病虫源。
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抵抗力。
雨季来临时,及时开沟排水,田间不积水。需浇水时应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每次浇水不要超量,切忌大水漫灌。
药剂防治
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2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1次。
蕹菜在栽培上有品种之分,有的以栽培条件分为水蕹菜(又叫小叶种或大蕹菜)和旱蕹菜(又叫大叶种或小蕹菜),有的以花色分为白花种(植株绿色,花白),紫花种(植株各部略带紫色,花淡紫)。
营养价值
空心菜是碱性食物,并含有钾、氯等调节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所含的烟酸、维生素C等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空心菜中的叶绿素有“绿色精灵”之称,可洁齿防龋除口臭,健美皮肤。 空心菜的粗纤维素的含量较丰富,这种食用纤维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组成,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作用。
空心菜性凉,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经常吃,可以防暑解热、凉血排毒、防治痢疾。嫩梢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同等量的西红柿高4倍,钙含量比西红柿高12倍多,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药用价值
茎叶
性状:茎叶常缠绕成把。茎扁柱形,皱缩,有纵沟,具节,表面浅青黄色至淡棕色,节上或有分枝,节处色较深,近下端节处多带有少许淡棕色小须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片皱缩,灰青色,展平后呈卵形、三角形或披针形;具长柄。气微味淡。以茎叶粗大、色灰青者为佳。
性味:甘;寒
归经:肠;胃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120g;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治鼻血不止:蕹菜数根,和糖捣烂,冲入沸水服。(《岭南采药录》)
治淋浊,小便血,大便血:鲜蕹菜洗净,捣烂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闽南民间草药》)
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烂去渣滤过,加白糖四两,同煎如饴糖状。每日服三两 ,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黄、朱砂。同捣烂,敷胸前,(《岭南采药录》)
治囊痈:蕹菜捣烂,与蜜糖和匀敷患处,(《岭南采药录》)
治皮肤湿痒:鲜蕹菜,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日洗一次。
治蛇咬伤:蕹菜洗净捣烂,取汁约半碗和酒服之,渣涂患处。
治蜈蚣咬伤:鲜蕹菜,食盐少许,共搓烂,擦患处。(⑥方以下出《闽南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根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平
归经:肾;肺;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主妇女白带;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00~250g。
附方:
各家论述:
《分类草药性》:专治妇人白带,虚淋,久咳,盗汗。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行气消肿。
化学成份
茎叶含蛋白质(protein),糖(carbohydrate),脂类(lipid),酚类(phenols),萜类(terpenes),三萜类(triterpenoids),化合物,谷氨酰胺(glutamine),丙氨酸(alanine),蔗糖(sucr-ose),α-生育酚(α-ocopherol)及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叶黄素(lutein),叶黄素环氧化物(luteinepoxide),堇黄质(viola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等十几种类胡萝卜素,还含铜铁、锌等元素。此外,从中还分离出N-反和N-顺-阿魏酰基酩胺(N-trans,N-cis-feruloyltyamine)。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 蕹菜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0 千卡 |
蛋白质 | 2.1 g |
脂肪 | 0.2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1 g |
碳水化合物 | 3.7 g |
膳食纤维 | 1.9 g |
叶酸 | 35 μg |
钠 | 122 mg |
镁 | 30 mg |
磷 | 42 mg |
钾 | 284 mg |
钙 | 54 mg |
铁 | 1.3 mg |
锌 | 0.16 mg |
维生素A | 260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5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08 mg |
烟酸(烟酰胺) | 0.5 mg |
维生素B6 | 0.08 mg |
维生素C(抗坏血酸) | 16 mg |